合并同階段同部門審批事項、優化部門協作審批事項辦理、優化部分事項審批范圍……5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突破配套措施,這是《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實施方案》中的18個配套措施之一,也是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站在新的起點上,持續向縱深推進的重要舉措。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玉志介紹,2018年以來,山東省先后出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案、優化提升方案、流程再造方案,省級層面累計出臺120余件配套政策,基本實現了審批流程、審批系統、審批體系、監管方式“四個統一”,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間壓減到了100個工作日以內。“拿地即開工”、“開工前零費用”、全鏈條下放審批事項等一批經驗做法獲得肯定。全國工商聯“2020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結果顯示,企業對山東省投資項目審批速度加快感受強烈。 “雖然在前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政策落實還有差距,全流程線上審批便利度仍有待提升,個別環節和事項還存在‘體外循環’和‘隱形時間’情況,區域評估推進不平衡,市場主體對聯合驗收接受度還不夠高,還存在市政公用服務接入還不夠便捷、審批事項整合不夠徹底等問題?!庇裰咎寡?,為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形成配套措施初稿,先后兩次征求18個省直部門和16市意見,并送有關部門會簽,經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審議后,作為《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實施方案》中的18個配套措施之一,于4月份印發實施。 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突破配套措施共26條,從合并審批事項、優化部門協作等5個方面,明確了創新突破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合并同階段同部門審批事項。從市政公用報裝、用地(海)核準、規劃許可、施工許可、驗收備案、市政設施類審批等6個方面明確了合并路徑,相關事項合并后,將實行統一受理、統一補正、發放一個證書,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將進一步壓減30%以上,由目前的73項,壓減到40余項,實現全國少。 (二)優化部門協作審批事項辦理。從招投標辦理、市政報裝、聯合驗收、房地產項目綜合驗收4個方面進行了優化。一是優化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事項辦理,共享建設工程招投標文件和信息。二是實行水電氣熱信聯合報裝,推動工程審批系統與市政公用專營單位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三是優化聯合竣工驗收流程,提升聯合驗收可操作性。四是提高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驗收效率,符合條件的可容缺辦理竣工綜合驗收備案。 (三)優化部分事項審批范圍。從設計方案審查、初步設計審查、施工許可辦理3個方面,進一步簡化了小型項目辦理流程。一是規范設計方案審查,出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豁免清單,制定規委會審查項目清單。二是縮小初步設計審查范圍,建設內容單一、標準明確、技術方案簡單的政府投資中型及以下工程建設項目,不再進行初步設計審查。三是適當提高施工許可辦理限額,允許建設單位根據需要分段辦理施工許可。 (四)優化評估評價、中介和市政服務。從區域評估、辦理成本、全流程測繪、中介服務、水氣熱服務和排水接入6個方面,優化行政審批外的其他事項辦理。一是建立建設用地區域評估制度,由政府統一組織對相關事項進行評價。二是鼓勵各市將小微企業投資的低風險項目審批涉及的中介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三是整合全流程測繪事項,實現“多測合一”成果全過程共享應用。四是優化施工圖審查等中介服務,納入清單管理。五是完善水氣熱服務規范和評價體系,開展服務質量評估。六是簡化排水接入辦理流程,主動提供接入服務。 (五)提升監管服務水平。從7個方面,明確保障措施。一是提升建筑質量管控水平,推行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二是探索實行建筑師負責制,提升工程建設品質和價值。三是加快推動全流程在線審批,加強全過程審批信息監管。四是統一規范政務服務標準,實施閉環管理。五是持續提升審批服務便利度。六是編制公布審批事項清單。七是依法推進改革。 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直接決定了項目能否投入使用。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5月25日召開的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突破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將出臺新政,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聯合驗收服務水平。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曉海介紹,近年來,山東大力推進工程建設聯合驗收服務,明確對規劃、土地、消防、人防、檔案及建設條件落實等事項,按照“企業申請、統一受理、集中組織、各負其責、并聯驗收、限時辦理”的原則,組織聯合驗收。要求各市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統一窗口,編制聯合驗收申請材料清單和現場查驗事項清單,統一受理聯合驗收申請材料,統一組織現場查驗,統一出具聯合驗收意見。此外,按照有求必應原則,向建設單位提供驗前指導服務,發現問題一次性告知,現場查驗時主要核實整改情況。通過聯合驗收,有效減少了項目單位申請材料,節省了時間成本,提高了固定資產投資效益。 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今年配套措施從以下4個方面,進一步提升聯合驗收服務水平。 一是合并驗收備案手續。將“人防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或備案”合并辦理,進一步減少了驗收備案事項,將相關事項的申請材料和表單整合為“一張表單”,聯合驗收通過后核發統一的聯合驗收意見書。 二是優化聯合竣工驗收流程。針對部分項目難以同時達到驗收條件及驗收事項前后交叉等問題,按照“進度相似、并聯打包”的原則,推行分段聯合驗收,建設單位根據需要自主選擇分段聯合驗收或綜合聯合驗收,更加符合項目建設實際。 三是推行建設工程城建檔案驗收告知承諾制。建設單位承諾在3個月內按要求提交城建檔案驗收材料,即可出具建設工程檔案驗收意見書??赏ㄟ^工程審批系統獲取的材料,不再要求建設單位提供。 四是提高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驗收效率。水電氣熱信、道路、排水等已完工并通過驗收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接收上述配套公益設施的有關部門參與竣工聯合驗收;通過聯合驗收的項目,對非建設單位原因導致不能及時移交的配套公益設施,竣工綜合驗收備案時可以容缺,由當地人民政府或竣工驗收階段牽頭部門督促有關部門限時接收,簽訂移交協議即可辦理竣工綜合驗收備案。 “通過以上措施,聯合驗收可操作性將更強,市場主體接受度更高,也將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項目驗收服務監管效率和質量?!睆垥院Uf。 5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突破配套措施。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山東推行“壓茬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以來,措施落實成效明顯,審批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可為建設單位節省約20個工作日的審查時限。今年還將優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辦,對位于城市景觀風貌影響較小的工業園區等經濟功能區的簡易低風險項目、工業倉儲項目,試點推行告知承諾制。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少瑾介紹,按照《山東省城鄉規劃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建設單位和個人持使用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等材料,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申請?!币酝ㄟ^招拍掛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項目為例,按照正常程序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需經:招拍掛中標、簽訂成交確認書、簽訂土地合同、獲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繳納土地出讓金、辦理不動產登記(即取得土地證)、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查等7個環節。 而推行壓茬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是指在項目招拍掛中標后,便可與簽訂成交確認書、簽訂土地合同、獲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繳納土地出讓金、辦理不動產登記(即取得土地證)等工作同步進行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編制審批,不必等取得土地證以后才開展工程規劃設計與審查,審查方式由原有的串聯審查變為并聯審查?!皦翰缟暾埥ㄔO工程規劃許可證措施落實成效明顯,審批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可為建設單位節省約20個工作日的審查時限。”少瑾說。 今年,圍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突破要求,山東著重從以下兩個方面優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辦。 一、擬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豁免清單。下一步,經過更加深入廣泛的調研分析和征求意見,研究建設工程分類型、分區域管理的舉措,對工業、倉儲、物流等項目用地范圍內的設備安裝和廠房內部空間調整,符合產業政策要求且在不改變用地性質和建筑主體結構前提下利用老舊建筑等活動,納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豁免清單,符合條件的項目無需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對位于城市景觀風貌影響較小的工業園區等經濟功能區的簡易低風險項目、工業倉儲項目,試點推行告知承諾制,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節約單位時間成本。 二、進一步規范設計方案審查流程。加強對各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的業務指導,強化部門協同,按照 “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審批模式,進一步創新并行審查、聯合審批機制,持續優化審查流程。在已有市政、消防、綠化、出入口設置等十多項并聯審查內容的情況下,繼續將“應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項目報建審批”納入聯合審批,并同步并行審查海綿城市設計、土壤污染調查、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及市政設施等有關要求,將能并聯的環節盡量并聯、能壓縮的時間壓縮到底。 5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突破配套措施,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落地開工,山東提出將全省施工許可辦理限額提高到“工程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下(含)或者建筑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下(含)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可以不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p> 施工許可手續直接決定項目能否開工建設,是市場主體重點關注的事項。同時,施工許可作為建設項目開工建設的標志性節點,在整個工程投資建設領域全流程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玉志介紹,近年來,山東省不斷簡化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辦理流程,合并了施工許可、質量監督、安全監督3個手續,實現了“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次審批”,減少了企業跑腿次數;將施工現場具備開工條件、資金到位證明等申報材料實行告知承諾制,減少了申請材料;將辦理時限從法定的7個工作日壓減到3個工作日,有效縮短了項目開工時間、降低了企業成本,市場主體獲得感明顯增強。 這次出臺的配套措施,從以下3個方面進一步優化了施工許可手續辦理: 一是進一步提高施工許可辦理便利度。通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與工程審批系統互聯互通,建設項目相關招標投標信息共享給主管部門,中標通知書等相關招投標數據可通過平臺共享獲取,進一步減少需要企業提供的材料文件。 二是進一步合并施工許可關聯手續。當前全省13個市和全部縣人防主管部門已并入住建部門,全面推行施工許可和人防相關手續合并辦理具備了條件。今年,在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安全監督手續、施工許可證核發合并辦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合并了“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手續(防空地下室)”,實現了“四證合一”。 三是調整施工許可辦理限額和方式。當前,我省可以不申請辦理施工許可的建筑工程范圍是“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且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結合市場主體需求,配套措施提出,將全省施工許可辦理限額提高到“工程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下(含)或者建筑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下(含)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可以不申請辦理施工許可證”。目前正在推動修訂相關省政府規章。同時,建設單位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后,可根據需要分段壓茬辦理施工許可證,進一步加速項目落地開工。 ·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END